菩萨蛮 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拼音版)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但纵观苏轼词,豪放辞章并没有占多数,更多的还是婉约篇目。苏轼虽有不满艳科婉约词充斥文坛的意向,但他并不反对婉约词本身。苏轼所反对的,是词作皆为艳科所羁绊,是"以男子作闺音"的虚情假意。苏轼大量创作婉约词,既吸取了晚唐以来婉约词委婉抒情的写作技巧,也随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其词格。在二十二首《菩萨蛮》中,苏轼不仅肯定了婉约词,更发展了婉约词。当然,苏轼二十二首《菩萨蛮》中也有游戏之作,也有充斥着传统婉约词香软靡艳之格调的词作。

苏轼《菩萨蛮》、韦庄《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我们不一样

一、苏轼《菩萨蛮》

1、 佳人美女词

这类词包括《菩萨蛮·玉环坠耳黄金饰》、《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菩萨蛮·歌妓》、《菩萨蛮·咏目》、《菩萨蛮·咏足》、《菩萨蛮·代诸妓送述古》、《菩萨蛮·感旧》、《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菩萨蛮·回文春闺怨》、《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菩萨蛮·回文秋闺怨》、《菩萨蛮·回文冬闺怨》、《菩萨蛮·回文》、《菩萨蛮·夏景回文》等十四首。这类词主要是北宋社会或出身高贵或出身卑微的佳人美女生活、心境的剪影。其中更有对出身卑微的歌妓官妓的赞美和同情,对那些玩弄歌妓感情的轻薄浪子的嘲讽。其间有柔软香艳的成分,但亦不乏清新雅洁的格调。

如《菩萨蛮·玉环坠耳黄金饰》:

玉环坠耳黄金饰,轻衫罩体香罗碧。缓步困春醪,春融脸上桃。 花钿从委地,谁与郎为意。长爱月华清,此时憎月明。

本词是苏轼赞美佳人美女的,大有怜香惜玉之情调。上片特写佳人的春容。"玉环坠耳黄金饰"描写头饰,"坠耳"点明玉环之长,"黄金饰"点明玉环还衬托着很贵重的头饰,由此可知这个佳人的高贵。下片特写佳人月夜寻春。"花钿"即贵重之信物,又可见这个佳人的高贵。"长爱月华清,此时憎月明"是北宋社会佳人们寻春审美理想的一个剪影。

又如《菩萨蛮·咏目》

娟娟侵鬓妆痕浅,双颦相媚弯如剪。一瞬百般宜,无论笑与啼。 酒阑思翠被,特故腾腾地。生怕促归轮,微波先注人。

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极其精当地勾画了妓女伶俐多变而灵魂丧失殆尽的眼神。上片特写妓女眼眉上下的细节。下片特写妓女的"醉"态与"生怕"心理,突出她们的红颜薄命。一个妓女接客的全过程及其人格、灵魂、尊严之出卖被披露无遗;文字中不免含有东坡的讥讽味与怜悯感。这是当时妓女的人生悲剧,也是北宋社会的罪恶肿瘤。

再如《菩萨蛮·回文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按照编年,本词是《菩萨蛮·回文四时闺怨》的第一首,游戏性质与香艳情调并存,思想性不高,其余三首(《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菩萨蛮·回文秋闺怨》、《菩萨蛮·回文冬闺怨》)亦然。"春闺怨"是写少妇春日闺中思夫的"念"情。上片写暮春昏睡的少妇的姿色。下片写暮春小雪时节闺中少妇的愁思。"夏闺怨"系描写夏天少女与郎君之间的"笑"情。它丝毫没有怨的意思,也许是为了四首回文内容概括上的简便,后世研究者将它们称为"四时闺怨"。"秋闺怨"写闺阁少妇秋日思念郎君的"愁"情。"冬闺怨"写闺阁中少妇严寒思念郎君的"恨"情。

苏轼《菩萨蛮》、韦庄《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我们不一样

2、 赠答赠别词

这类词包括《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菩萨蛮·西湖》、《菩萨蛮·有寄》、《菩萨蛮·回文》等四首。这类词涉及封建时代士大夫文人间互赠词作的情谊、送别的离情,有的还涉及官妓,可见官妓在苏轼词中出现频率之高。这类词有的具备一定的思想意义,有的则极具游戏性质。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类词的某些表现技巧对后人诗词创作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其描写内容更是对后人了解封建时代士大夫文人间的交往有一定参考价值。

如《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上片完全可以视为游仙词。游仙词是对游仙诗的创作传统的承袭。苏轼写了不少游仙词,其中较多的似可视为以幻想形式来显现理想的人生境界得以实现的快乐,颇具特色。本词只是文字上的一种游戏,精神上的一种娱乐,朋友间的一种玩笑,但有利于我们了解封建时代士大夫文人间的交往。上片名为游仙,而实际上是说杭妓往迎新太守之后杭州的空虚冷落。下片是同苏州太守王诲和新太守杨绘的调侃,在字面上虽转向表现现实,但游戏的性质不变。

3、 淡泊归隐词

这类词包括《菩萨蛮·席上和陈令举》、《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等两首。这类词创作的缘由是苏轼对仕途滋生了厌倦之意,从而产生了淡泊以明志的心境,以及"乌台诗案"后苏轼萌生出的道家心态以及恬淡旷达的思想情怀。这类词在苏轼二十二首《菩萨蛮》中,都颇具思想性与哲理性,是一道恬淡雅洁的奇观。

如《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吾将老"是归隐词中的代表作之一。上片写苏轼买田阳羡,纵情山水,一种超然物外的道家心态跃然纸上。下片怀念子由,表明归隐阳羡是自己的夙愿。

4、牛郎织女词

《菩萨蛮·新月》与《菩萨蛮·七夕》构成姊妹篇,均属牛郎织女词,但具体内容不同。《菩萨蛮·新月》主要写"不愿求新巧"的人间七夕和"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的情人心愿。《菩萨蛮·七夕》则主要写"更阑月堕星河转"的天上七夕,感叹"人间日似年"。

以《菩萨蛮·新月》(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作)为例: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全词以传说仙话之笔,集中抒发了患难重逢将近两月的夫妻深情。上片写牛郎与织女离别之苦的神话传说,借以抒发自己和继室王闰之之间的伉俪情深与害怕离别的心情。下片由写天上的七夕,转到写人间的七夕,道出了"愿人无别离"的美好愿望。

苏轼《菩萨蛮》、韦庄《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我们不一样


二、温庭筠的《菩萨蛮》

温庭筠确立了文人词好写女性情事的"艳科"格局,他实际上是将词的创作开始引向女性生活情事这样一个较狭窄的"艳科"范围,这与他的词多产生在青楼妓馆、茶坊酒肆,甚至是为了满足宫廷皇帝的娱乐需求的创作环境和创作目的密切相关。《花间集》开卷所载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一向被视为温庭筠词的代表作。这十四首《菩萨蛮》都以表现女性生活情事为内容,写她们的居住、服饰、容颜、体态、情感、心绪,这是其表现题材的"艳"。这与苏轼《菩萨蛮》中的佳人美女词颇为相似。以温庭筠词的典范之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中所写女主人公的身份究竟是宫女、闺妇或妓女并不确切,但所写情事属于传统的"闺情"、"闺怨"一类题材则是可以感知的。客观而论,此词表面所写不过是一女子在晨起梳妆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精美,及其慵懒无聊之心绪、自矜自怜之情怀。

从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这首典范之作中可见,温庭筠《菩萨蛮》大多表现的是以女性为主体的闺情宫怨、离别相思之类的题材,与苏轼《菩萨蛮》题材有交叉重叠之处,但却比苏轼《菩萨蛮》题材要狭隘得多。苏轼《菩萨蛮》的题材涵盖了佳人美女词、赠答赠别词、淡泊归隐词、牛郎织女词。苏轼与温庭筠的见闻、思想和词作功力由他们《菩萨蛮》的题材对比可立见高下。

三、韦庄的《菩萨蛮》

韦庄有五首《菩萨蛮》,这五首《菩萨蛮》是韦庄晚年流寓西蜀期间追忆旧游的作品。其内容相关互联,章法井然有序,前后呼应,自成一组。叶嘉莹认为这五首《菩萨蛮》是"入蜀后回忆当年旧游之作……韦庄这五首词中所回忆的更不当仅只江南一地,首章"红楼别夜"则并非江南……亦复自然可知,是则这五首词当为端己晚年回忆平生旧游之作,其所怀思追忆者原来就不止一人一地一事而已"。在此以《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和《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为例: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此首追忆昔日别离情景。"红楼别夜",于室内留恋时的情景既温馨又惆怅,于室外分手时的情景既凄凉又缠绵。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美人用婉转如黄莺般的琵琶乐声倾诉依恋之情,表达怀归之意。一切皆从追忆中写出,一切又都那样清晰难忘。很明显,本词的题材与苏轼《菩萨蛮》中的佳人美女词类似。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本词描写江南美丽如画的风物人情,用以反衬"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忧时伤乱、思乡怀归之情。本词属于思乡怀归词。其实,花间词坛也并不完全是一块密不透风的香艳世界,在一片绮靡的花间合唱中也迸发出几丝不和谐的音响,这就是后世所谓的"花间别调"。而"花间别调"就是由韦庄领唱的。韦庄的《菩萨蛮》虽不脱"艳情"范围,但他在唐末长期漂泊,有着半生蹉跎的坎坷人生,于是便有了思乡怀归词。而思乡怀归词也是苏轼《菩萨蛮》中所没有的题材。至于苏轼《菩萨蛮》,除佳人美女词外,还有赠答赠别词、淡泊归隐词和牛郎织女词,他突破了花间派"艳科"的狭隘格局。总体上,苏轼《菩萨蛮》的题材还是比韦庄《菩萨蛮》的题材丰富。

作者头像
wujianhua888创始人

上一篇:和贾舍人早朝(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
下一篇:赞美老师的最佳古诗(赞美老师的最佳古诗一年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