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诗歌(关于读书的诗歌自创)

古人谈读书的诗词够多的,最著名的恐怕要算诗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诗是强调多读书,读多了才能融会贯通,到时候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如有神助。

朱熹谈读书,领会这几首诗,终身受益

谈到读书的作用,又不能不说到宋真宗赵恒,他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有多少人不知道。虽然诗中说得太功利,但是也确实给了那些十年寒窗的学子不少动力。

还有荀子是专门写过《劝学篇》的,但那不是诗。我们今天就要专门来说说宋朝的理学家朱熹,他不但自己勤奋好学,还写了很多的哲理诗,来劝导世人用功读书。

《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谈读书,领会这几首诗,终身受益

这首诗是劝人珍惜时间的,因为读书做学问第一就是要时间,而人的生命又短暂,匆匆几十年又能学到多少知识呢?学以致用,如果人到中年还不能有所作为,那不是腹内空空,就是成了两脚书橱。

所以朱熹就说“少年易老”,不知不觉精力充沛的青少年时期就会过去,然而学问是很难学得的。有的人皓首穷经,有可能大器晚成。而更多的人,毕其一生也是两手空空。

“一寸光阴”是多少呢?古代没有钟表,就是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我们读书的人都不能放弃。因为时间都是由一分一秒积攒起来的。

朱熹谈读书,领会这几首诗,终身受益

当我们还在欣赏春天的美景,还陶醉在它的美梦中没有觉醒时,台阶上的梧桐树已在秋风中瑟瑟作响,那些叶子纷纷飘落。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一年过去。

不知不觉人的一生很快就老了,就像李白所说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到时候我们才醒悟过来,但是老天已不给我们时间了。这不是正应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句话吗。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谈读书,领会这几首诗,终身受益

这首诗说是“观书”,就是暗示了主题,所以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来理解,要深入进去揣摩它的含义。实际上我认为这就是朱熹在给读书打比方。

“方塘”又叫半亩塘,它不是虚构的,还真有这么个地方,它就在福建尤溪的南溪书院内。就是这个只有半亩面积的四方形池塘,它就像镜子一样平静清澈。

天上的阳光和云彩倒映在水面,还能够看到它们来回移动和微微荡漾的模样。为什么这个池塘它是如此地清澈呢?“渠”是一种方言,是代词“它”的意思,不是指沟渠。

朱熹谈读书,领会这几首诗,终身受益

那是因为它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了源头活水,方塘才不会浑浊,才会照见天光云影出来。

池塘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是有情感有思维的人类,更应该不断地读书学习,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掌握新动态,这样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才能有所建树。这就是方塘里源头活水的象征意义。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谈读书,领会这几首诗,终身受益

这是“观书”的第二首,讲的是泛舟和水的浮力问题。由于昨天夜里下了大雨,春江都涨水了,这样蒙冲战舰等大船就变得像羽毛一样轻,从水里漂浮了起来。

从前要开动这样的大船,不知道要耗费人们多少推拉移动的力气。现在呢,它漂浮了起来,自由自在地在江心行驶。

这里用“春水”来比喻知识,人们只有通过读书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才能产生创作灵感,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才能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举重若轻。而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朱熹谈读书,领会这几首诗,终身受益

还有我们很熟悉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它并不是写的踏青春游,它也是写的读书学习,写的钻研孔孟之道。人们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催发生机而变得万紫千红,无限美好。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头像
wujianhua888创始人

上一篇:有关长城的诗句(有关长城的诗句高中)
下一篇:有关于冬天的诗句(有关于冬天的诗句成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