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的意思(南辕北辙的意思解释)

《战国策》这部汉代刘向所著的巨作,它其中的很多故事,可是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很多智慧和文化的元素,其中更是贡献了无数的成语典故,为后代的谋士说客、文人雅士提供了不少的资源。

其中《战国策·魏策四》中有个小故事“南辕北辙”,今天拿来尝试解剖一下,尝试新的视角新的思考。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南辕北辙”书面意思是心想往南方而驾车却向北走。故事的大概情节是: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听说了,本来还在路上,结果赶忙返回,一身尘灰满面尘土也顾不上清洁,就去面见魏王进行劝谏。

然后季梁说:“这次我来的路上,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他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确实充满智慧,也很有说服力,很契合我们中华文化关于王道和霸道的价值观念。也就是不能指望凭借暴力去统治天下,那样注定难以实现也难以持久,而应当用“道”“德”“仁”等共同价值理念去赢得天下的认同,如百川归水一般。这点毫无疑问,无可辩驳。

但是如果深入到细节去探究一番,可能又要有一番新的理解。当然这个理解只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即这个被季梁用来当做例子的要去楚国的人是真实的,并且他的言辞也是真实情况的直接描述。

当然这个假设是真实的可能性其实很低,可以肯定的下结论说,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过。

但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姑妄笑之,不可深究。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首先,为什么说这个事情一定没有发生过。难道不可能是季梁此人的真实所见,或者说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只是被人为修饰和夸大了吗?

推断此事如此确定没有发生过的细节很多,而最核心的一个论据就是时间对不上。

第一个细节,魏王的称号。

中国的史书记载的是比较完善的,是全世界所有文明国家中,保存最为连贯和系统的。其中很清楚就能查到,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此时才是魏国存在的起点。而直到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之后,才有“魏王”这个称谓。

也就是这个故事中的“魏王”这两个字如果是真实人物,那么他的时代不可能早于公元前334年。当然更大的可能只是作者身为汉代人,进行创作时对于这些君主的尊称罢了。那么文中魏王的存在也不可能早于公元前403年。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第二个细节,季梁这个人。

要知道季梁这个人,可不是无名之辈,而是拥有自己特定百科词条的历史名人,甚至被学者认为是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还被李白誉其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

但是遗憾的是,季梁是春秋初期的随国大夫,在历史文献中最后一次记载关于他的活动是在《左传 · 桓公八年》,具体也就是公元前704年。据常识推断,季梁此人久居高位,如果还活着,此后必然还会有相应的记载,但是却没有,说明公元前704年时他应该已届暮年,不久就死去了。那么可以知道,季梁这个人生活的时代的重点在公元前704年附近。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进而简单一对比就能发现,这则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差着300岁以上年龄的两个人。

我相信如果是真实的,故事的解释就是,魏王想打赵国,结果季梁在阴间前往投胎转世的路上听说了,赶忙还魂过来,来劝诫魏王,我不知道魏王是如何能有胆量和一个亡魂进行语言交流的,如果是我,早就吓尿了。

当然,历史上重名重姓的人肯定不少,也可以用此“季梁”非彼“季梁”来解释,说此人不过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魏国贵族,恰巧和先前的名人同名罢了,或者是此人的父亲很敬仰季梁,就给自己的第四个儿子也起个名字叫“梁”,然后就被称作“季梁”了。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那么,如果这种假设是真实的,时间的障碍被突破了,那么故事的真实性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下来就进入第二个层面,如果故事是真实的,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个要去楚国却“南辕北辙”的人。

穿插一句,针对这个问题,有个网友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如果这个要去楚国的人,真的车好马好司机好,还费用很足,一个劲儿朝北走,或许还会是第一个发现地球是圆的人呢。当然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就算一路顺风,但大家也都知道地球虽然是圆的,但北方可是还有一个北冰洋,在那个时代是无论如何也过不去的啊。这就是地理空间的限制。

那么回过来,如何评价这个要去楚国的人,我们就首先要考证一下这个人是哪里人,最起码是哪国人。

中国大一统的时间久了,大家对于国家的概念没有那么强烈,即使看史书也是觉得大家都是一家人,但在春秋战国时代可是不同的,虽然大家都是所谓的天下共主周王的属国,但文字、度量衡都不一样,加上各地方言的巨大差异,几乎可以类比于欧盟建立前的欧洲。所以很有必要考证下此人的国籍。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战国七雄,大家都很熟悉,但其实当时还是有不少的小诸侯国的,甚至秦朝“大一统”之后,其实还有个卫国存在的。所以论证国籍的范围参照应该从哪里寻找?还是回到故事的细节“季梁闻之,中道而反”,也就是说“在路上”。在哪里的路上?

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今天的山西运城)迁都到大梁(今天的河南开封)。也就是说魏王所在的地方,不出山西南部和河南中部两地,这算一个很具体标志点。而季梁,根据网上资料,他是随国人,生活区域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随州一带,也就是另外一个标志点。

当然我们知道季梁不是战国时期的人,所以有可能只是一个魏国的同名之人,那么另一个标志点就还在魏国内部。因为在那个国家之间征伐不断、彼此敌对和防范的时代,一个魏国人在国都回自己家的路上能够碰到的人,绝大概率是魏国人吧。

当然如果就往远处假设,就是从湖北到河南或者山西的这两条线,而这两条线路中,综合魏王的称号,更有可能是湖北北部到河南开封的这条线路。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那么在这条路上,“中道而反”也符合逻辑,季梁正在从河南回湖北老家的路上,然后听说魏王要打仗,然后急忙返回,风尘仆仆,也符合下文的外貌描述。

那么在战国初期,这条路上有什么国家呢?遗憾的是,这条路上几乎没有小诸侯了,就楚国和魏国,并且两国还接壤。即使考虑到历史因素,随国等一众汉水流域的诸多诸侯国,也早早就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国,很多更是被直接吞并,所以在魏王的时代,出门往南就是楚国。

这就有意思了,季梁如果是在楚国遇到的人,那么他本身就在楚国,那么说去楚国又有什么意义?就像我站在郑州,说我要去河南,那不就是说废话吗?所以在排除了仅有的两个选项中的一个之后,那另外一个即使再浅显或者再难以接受,也是正确的,即那个想去楚国的人,就是一个魏国人。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季梁引述对方的话时,那人并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也没有特别说明,这符合本国人的身份逻辑。试想你如果是在国外,见到人自我介绍,肯定说完名字就是“我来自中国”,而在中国,你向人自我介绍,如果要还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不被人当神经病才叫奇怪。

恰好,两种假设之下,综合战国初期的现实时间,可以推论,这个被季梁在路上遇到的,想去楚国的人,是一个魏国人。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第三步,这时肯定会有人疑问?是魏国人又怎么了?他是魏国人,就不能犯蠢吗?就不能不认识方向,还死心眼吗?

还真不是,我们可能都错误的理解了这件事,或许应该说,我们都被季梁老先生的论证给绕进去了,而忽视了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国际关系。

现在大家生活在现代国家,并且生活在统一的大国之中,所以除了上网的时候,生活中对于国家的概念其实不强。你从河南到湖北,不可能遇到什么关卡,最多也就是一个高速收费站。即使拿今天的欧盟来比较,国家之间由于有申根协定,所以国境也形同虚设。

但是处在敌对关系或者不太友好的关系的国家之间,那个国境就完全不同了,不信试看今天的朝韩,还有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高墙?就能大概理解了。还可以参考孟尝君“鸡鸣狗盗”逃离秦国的故事,也该明白当时国家之间,彼此的关防是如何的严格。

包括今天如果去淮河、汉水流域,还能看到一些地方有楚长城的遗存,这些比秦始皇修造时间更早的长城也能侧面说明,敌对国家之间的防范意识和行为。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那么这就进入到关键的一个隐藏因素了。魏国和楚国的关系怎么样?

首先,魏楚之间可没有秦晋之好和秦楚的百年联姻,彼此之间没有长久的政治合作。其次不论是三家分晋之前的晋楚争霸,还是魏国初期变法强兵,四处征伐扩张的行动。都导致了魏国和楚国之间是一种明显的强烈敌对关系。

在这种国际关系之下,一个魏国人,还要带着诸多的钱财,打算去敌对的楚国,并且看上下文,明显还不是国君派出的正式使节,也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因为种种原因而逃亡的贵族。那么他在魏楚的边关之上,会遇到什么命运呢?

第一肯定是出不了关,你没有正当理由啊。即使他在没有使节,没有文书的情况下,以某种方式出了关,那么他进入楚国,最大的可能是会被当成奸细而被抓捕,甚至杀死。毕竟是敌对国家的人,还没有使节,还有很多钱,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此刻,最关键的一步推论就出现了,既然要去楚国,而又风险很大,那么该怎么办?那最简单的路子,就是曲线救国了。我绕路,魏国往西北是赵国,往西是韩国,往东北方向是齐国,如果往北走,当然不可能再向魏王准备攻打的赵国去,那就是齐国,齐国和魏国之间虽然也爆发过战争,但毕竟是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徐州相王”的老关系了,相对还是和平一些的。

这样的话,进入齐国之后,再绕路进入楚国,齐楚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良好,直到末期楚怀王被张仪忽悠,派人骂街,才断绝了良好关系。

当然进入齐国后换装一番估计也是在所难免,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记得吕不韦给“异人”改名换装的故事吗?这就说明当时的各国虽然装饰风格不同,但换换衣服还是比较简单的,也能被人接受。

那么推论到此,不难总结发现,我们认为一个人要去南方的楚国,向南走就一定是最近的路,可能有点肤浅。如果考虑上国际关系的因素,再综合自身的资源和局限,或许向北走反而是更近的路。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这时还有一个可能的疑问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季梁这么厉害的人物,就没有意识到此人“南辕北辙”的必然和无奈呢?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身居高位,是个具有相当权力的人,从他可以不修边幅的去见到魏王的细节即可证明。那么季梁即使不是已经被灭亡的随国人,他作为魏国人去往楚国,也大概率是轻而易举的,很容易就能得到国君的使节或者通关的文书,再不济,他作为政府高官额外具有的身份,出关也方便,在楚国敌人也不敢轻易伤害到他。

所以在季梁的心目中,那个魏楚两国边界上的关卡,是几乎不存在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所以去往楚国,最直接的路也就是最简单的路,就是向南走。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这种因为自己拥有,而对别人处境不理解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就像看到一个贫穷的流浪者,就先入为主的认为他好吃懒做,看到一个人学习成绩差,就直接认为他不努力勤奋的情况一样,可能只是因为你拥有对方没有的资源,并且你已经习以为常了。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新闻的照片,一个小姑娘缩在母亲小摊位下面上网课,很大的概率上可以说,这个小姑娘没有现在很多一线城市家庭的孩子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并且还可能面对高考政策的不平衡对待,可能永远不会得到她努力相对应的成绩和成就,但是现在知道真实的你,还有资格小看和贬低她吗?

庚子杂说——“南辕北辙”中被误解的生存智慧

通过这个故事的重新解读,再结合上今天的国际和社会上的现实。特别是已经被论证过无数次的现实,我们需要理解一些新的东西。

第一,两点之间,不一定线段最短。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北上广深与纽约伦敦的距离,其实比与西北某个偏僻县城的距离近多了。

第二,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多人以为自己一无所有,其实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的认清自己,或许是能够真的理解别人的前提。

多些理解,少些贬低吧。


(此文系回应网友评论所做,纯属原创,欢迎指正。)

作者头像
wujianhua888创始人

上一篇:好听又很沙雕的群名(好听又很沙雕的群名闺蜜)
下一篇:游泳的英文(游泳的英文过去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