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的作文400字左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杜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绝句笔力雄奇,勾勒出晚唐清明时节风貌,颇给人凄清之感。仿佛自古以来,清明节便是一个自带清冷哀婉背景音乐的节日,总与祭祀、怀念相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又究竟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呢?

一、清明节的由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人从先秦时代便极重视祭祖活动,这也是清明节的文化源头。但在秦汉时期,我国并没有官方规定的祭祖节日,更谈不上有清明节。事实上,两汉时“清明”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西汉前期《淮南子》中记有清明节气:“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则记“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将其完全作为农业时令对待。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过清明都有哪些习俗

?

清明节真正走上节生巅峰,成为盛大的节日,是在兼并了上巳、寒食这两个古老的节日之后。

上巳节是上古时期极重要的节日,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这一天先民要来到水边祭祀、沐浴拔楔(带有驱邪的巫术仪式),青年男女在这时嬉戏择偶,其乐融融,“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孔子弟子曾皙言志时也将上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作为乐事。

魏晋时,上巳节正式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这时有钱有闲的士族常会去水边玩一种高端游戏——曲水流觞,而正是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王羲之写出了垂名千古的《兰亭序》。唐代上巳节是全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唐德宗把它和重阳、中和 (二月一日)并称“三令节”,足见对上巳节的重视。每逢上巳, 皇帝要在曲江大宴群臣 ,作曲水流觞之会, 并且还要拿钱物赏赐文武百僚。民间的上巳节更是多姿多彩,男女争相来到水边祓禊饮宴、现场交友,繁盛非常,“彩幄翠畴,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杜甫笔下杨氏出游也是在上巳“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过清明都有哪些习俗

?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上接上巳,下连清明。相传寒食节是因为晋文公欲逼功臣介子推出山做官,放火烧山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为此而立。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寒食节实际起源于上古时期“改火”的风俗: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崇拜火神,认为发生与火有关的灾难是由于久燃不熄的旧火作祟,需要定期熄灭旧火,过一段时间选择新树再次钻木取火,方才能趋吉避凶。在新旧火交替时,只能吃冷食,故而称为“寒食节”。

早在西周,政府便令专管取火的小官摇着木铎在街上下令禁火,“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汉代寒食节并不普及,多在北方流行时间长短各地亦不相同,山西太原地区甚至长达一个月,使得“老少不堪,岁多死者”,直到东汉周举出任并州刺史方才禁绝这一陋习。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过清明都有哪些习俗

?

唐人对寒食节甚是重视,朝廷明令寒食禁火三天,直至三天后的清明节方才重新开火。也正是在唐初,寒食节扫墓祭祀成为习俗,烧纸钱也成为普遍行为,白居易便曾写到“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身在远方不能回乡者,往往临水遥祭“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然而生性浪漫的唐人在悲痛的祭祀过后,往往会立刻在墓园设宴狂欢,上一秒哭成狗下一秒吃成猪,政府对此头痛不已,严令禁止唐人坟头蹦迪“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与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责打)一顿”,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下梁不正上梁必歪,下令禁止墓园欢宴的皇帝其实是最“嗨"的,在寒食节宫里设冷食宴请重臣,狂欢从早到晚,并给全国公务员放假七天,民间取消宵禁,百姓可以彻夜游玩。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过清明都有哪些习俗

?

唐代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逐渐融合“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理学家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带有原始野合色彩的上巳节一蹶不振;寒食节要吃冷食扫墓,不似踏青的清明节般受欢迎,二者逐渐被清明节合并,清明成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到了明清,清明节渐趋今日模样:“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过清明都有哪些习俗

?

二、清明节的习俗

古代清明节的习俗同样吸收了上巳、寒食两个节日的部分习俗,颇具特色。

  • (一)扫墓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从寒食节吸收而来。清明祭祀是连接祖先与时人的纽带,是对先人的怀念与哀思,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清明蛋

国人在清明节往往会吃煮蛋以求子嗣,这来源于上巳节。上古时期,古人观察到鸟类卵生现象,产生卵生殖崇拜,《诗经》中便有帝喾妃简狄吞鸟蛋生下商人先祖契的诗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秦汉时期,古人常在上巳节将蛋浮在水中祈祷求子,有时也将枣放入水中,以谐音“早子”求子逐渐演化成吃清明蛋的习俗。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过清明都有哪些习俗

?

  • (三)插柳枝

古人认为柳树可以吓鬼,称之为“鬼怖木”,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是家族旺盛,在清明节时往往会插柳枝。唐中宗赐给群臣细柳圈以避鬼“幸梨园并渭水拔除,则赐柳圈辟疠”,到了宋代插柳枝愈加流行,成为民间普遍习俗“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 (四)荡秋千

秋千由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入,汉武帝时在宫中流行起来,唐宋时成为清明节女子喜爱的活动,明清时甚至有时将清明节称为“秋千节”。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困锁深闺的女子荡起秋千,可以排解苦闷,借机眺望远方,成为一时之盛,陆游曾写道“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过清明都有哪些习俗

?

  • (五)放风筝

风筝最早用于战争时侦查敌情,后来人们以其高飞,寄希望能带

走忧愁,渐渐成为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清明踏青时节,放风筝也颇受欢迎。

清明节的活动尚有很多,如蹴鞠、斗百草、植树、拔河、斗鸡等,多是适宜春季进行、老少咸宜、流传至今的经典娱乐方式,在此便不一一赘述。

时值暮春,清明时节,不妨放下手中俗务,趁着小长假走出家门,为先人祭扫,陪家人踏青,给自己充电,绵延我们血脉中那一份对春日的热爱。

文:清凉山居士

参考文献:《诗经》《四民月令》《淮南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头像
wujianhua888创始人

上一篇:安乐窝中吟(安乐窝中吟全诗的解释)
下一篇:关于相伴一生的唯美诗词名句 (6首最唯美的古代爱情经典句子)

发表评论